孝感市医疗保障局

政府信息公开

【问答解读】孝感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政策宣传解读(最新版)

发布日期:2022-09-22 浏览次数:3094 字体:[ ]

1.孝感市职工门诊共济政策的出台是全国统一安排还是地方自行制定?

答:孝感这次从2023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职工门诊共济政策,在全国医保领域统一开展的改革活动。为推进实施这项工作,国家、省、市相继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4号)、《建立健全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医保办发〔2021〕35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22〕25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孝感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施细则的通知》(孝感政办发2022〕33号文件,对这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2.我市职工门诊共济政策包含内容及适用对象是哪些?

答:包括普通门诊统筹和账户共济,适用于全市所有参保职工   

3.为什么要推进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改革?是想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项改革是适应我国医保发展阶段、改善群众医保待遇的客观需要。改革前,统筹基金保住院、个人账户保门诊,出现了参保职工“没病的用不了,有病的不够花”,一方面,健康状况较好的年轻群众和健康群众医保卡里的钱(个人账户余额)躺着不动,另一方面,退休群众和患病群众结存不够用,就只能自掏腰包,特别是长期患病的群众迫切希望建立普通门诊统筹。国家和省要求建立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就是要把有限的医保基金用活,实现健康的人帮助生病的人、年轻的人帮助年老的人、收入相对高的人帮助收入相对低的人,真正发挥保险互助共济的作用,把钱用到确实需要有病的人身上。

4.改革后,参保人保障提升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互助共济功能提高,门诊需求多、患病多的参保职工获益明显。之前不报销的门诊医疗费纳入报销范围,长期患病的参保职工,往往是医保卡上的钱减少数百元、统筹基金报销2000—2400元,获益远超个人医保卡减少金额,有效减轻门诊就医费用负担。二是个人账户实现家庭共济。改革前,医保卡上的钱只能由本人使用,改革后,配偶、父母、子女都可以绑定在自己医保卡上使用,实现了统筹基金“大共济”、个人账户“小共济”,三是拓宽了个人账户使用范围。改革后,医保卡上的钱不仅可以继续在医院看病和药店买药,还可以在药店买医疗器械、医用耗材,以及本人及家人参加城乡居民医保、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长期护理保险、孝感“惠民保”(正在酝酿出台的商业保险)等个人缴费。

5.改革对药店是否有支持政策?

:药店与医疗机构互为补充,为参保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购药服务。自医保制度建立以来,为发挥药店的供应保障作用,我们把符合条件的药店都纳入了医保定点,截至2022年底,全省定点药店20464家,我市定点药店1537家。这次改革也非常注重继续发挥药店方便群众购药的积极作用,除了医保卡可以继续在药店购药之外,还采取了以下支持措施:一方面,在国家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建成之前,我们把全市所有门诊慢特病定点药店纳入门诊共济结算范围。原来是药店只能刷医保卡上的钱,现在也可以用统筹基金报销,所发生的符合规定的费用和在医院看门诊享受同等的报销待遇。目前,我省正在着手建立电子处方流转中心。另一方面,在国家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平台建成后,我们将把所有与该平台对接的医保定点药店都纳入门诊共济结算范围。另外,我们还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也可以纳入保障范围。对符合条件的网上医药服务,统筹基金也可以按规定给予支付。

6.门诊保障方式改革后,参保职工在药店购药是否方便?

答:改革后,参保职工在药店购药不受影响。改革提出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用药保障服务纳入门诊保障范围,目的就是方便患者就近报销,减轻费用负担。 一是参保职工个人账户余额,和以前一样,可以在任何一家定点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二是参保职工凭定点医院外配处方在符合条件的定点药店购买国家谈判药品也可以享受报销待遇。三是配套系统完善后,参保职工还可以凭定点医院外配处方在符合条件的定点药店享受统筹基金报销待遇。

7.有网民称改革后虽然门诊费用能报销,但在药店享受待遇不够方便,对此该怎么看?

:为了方便患者就近报销,我市将所有医保定点医院和全市门诊慢特病定点药店都纳入门诊共济保障服务范围。参保患者原来在定点药店购药只能用个人账户支付,改革后既可以使用个人账户,也可以凭外配电子(或纸质)处方享受统筹基金报销。本次改革将实施支付方面的创新。一是支持患者持外配处方的定点零售药店结算和配药,享受与在就诊医疗机构同等的报销待遇,充分发挥定点零售药店便民可及的作用。二是探索将符合条件的“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保障范围,提高享受待遇的便捷性。三是探索推进电子处方流转,更好解决网购药结算的需要。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8.有网民称“这次改革是因为医保基金不够用了”,应该怎么看?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参保群众没有必要担心。2022年,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超3.06万亿元,支出2.44万亿元,当期结余0.63万亿元,其中职工医保基金收入2.06万亿元,支出1.51万亿元,当期结余0.55万亿元,我省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收入1081.44亿元,支出899.29 亿元,当期结余182.15亿元,其中职工医保基金收入674.55亿元,支出 505.23亿元,当期结余169.32亿元。我市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余平均可支撑月数为15.5个月,市本级高达22.4个月。总体上看,我市医保基金收支平衡,收支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基金保障能力稳健可持续。

建立门诊共济,是通过基金内部(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之间)的结构调整,在不另外筹资、不新增用人单位和个人缴费负担的前提下,提高了门诊保障水平。门诊共济是一项新的保障机制,带来了保障的增量,涉及的资金来源,既有个人账户调整的资金,也有医保统筹基金的支出,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险的人人参与、人人享有。据统计,我市上年度职工门诊费用约5.71亿元,按50%—80%的比例报销,单靠个人账户调减的2.63亿元是不够的,长远看统筹基金将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

9.有人认为医保卡上的钱变少了、吃亏了,是真的吗?

:您卡上的钱变少了,对您个人来说,健康的时候看似“吃了亏”,但保险的意义就在于防风险、保未知。医保卡上的钱(个人账户余额)也是职工医保基金的组成部分,不是医保返现,更不是福利补贴,参保群众需按照医保规定使用。现在用卡上少下来的钱建立门诊共济,职工到门诊看病也可以报销了,减轻大家门诊看病负担。我们既要算眼前账,又要算长远账。年轻健康的,虽然现在看病不多,但每个人都有年老生病的时候,靠个人卡上的钱是有限的,需要大家的互助共济来共同化解疾病的风险,从长远来看还是获益的。需要提示的是,您之前卡上积累的余额不会清零,继续由您个人按照规定使用。

 

10.普通门诊可以报销了,但会不会影响原有的门诊慢特病待遇?

:这次新建立的门诊共济和门诊慢特病(俗称的门诊慢性病、门诊重症、门诊视同住院等)是两项单独的门诊保障政策,分别记账,费用互不挤占。以前只有门诊慢特病的门诊费可以报销,不是门诊慢特病的,比如感冒、肠胃炎等都只能用医保卡上的钱,改革后这些门诊费用超过起付线部分也可以报销,由统筹基金支付。同时,门诊慢特病的政策依然保留,取得资格的患者仍按规定报销。

11.我市职工门诊共济政策在落实中有哪些重要内容?

答:一是执行三目录。符合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目录不区分甲、乙类。二是起付标准。在职职工600元/年,退休人员500元/年,跟就诊医院级别无关,可用个人账户余额支付。三是最高支付限额。在职职工2000元/年、退休人员2400元/年。限一个自然年度使用,不得结转累加到下一个年度,也不得给他人使用。与门诊慢特疾病限额分别控制。四是支付比例。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费用,在职职工在一级、二级、三级医疗机构支付比例分别为70%、60%、50%,退休人员为80%、70%、60%。五是支付范围。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符合三目录规定的普通门诊费用,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超过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部分。原“职工两病”纳入其中,门诊慢特病费用另计。

12.我市参保职工异地就医能直接结算吗?     

答:退休异地安置人员、长期驻外工作人员及按规定转诊异地就医的参保人员门诊统筹费用在就医地直接结算。未能联网结算的,参保人员可凭发票、费用明细单及处方等资料到参保地医保窗口办理结算。

13.参保职工不享受普通门诊统筹待遇的情况是什么?    

答:一是住院期间;二是欠缴基本医疗保险费期间(参保单位重视);三是在非定点医药机构发生的普通门诊医疗费用。

14.我市职工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费用范围是哪些?    

答:一是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二是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发生的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三是参加职工医保、居民医保、长期护理保险等的个人缴费。四其他符合国家、省、市规定的费用。

15.职工个人账户的绑定方式是什么?    

答:个人账户用于支付其配偶、父母、子女的医疗费用前需要进行账户绑定,个人账户共济绑定以线上办理为主,线上办理流程如下:    一是线上绑定。主绑人登录鄂汇办APP点击--医保专区--账户共济,按系统提示完成。    二是授权绑定。一个授权人可以与父母、配偶、子女等最多6名使用人绑定共济关系,一个使用人可以与多个授权人绑定,如子女可同时绑定父母双方的个人账户,授权人账户冲减顺序随机。如需更改绑定共济对象关系,应先解绑后再重新绑定。    三是解除绑定。进入“共济账户解除绑定”界面,显示当前已绑定的共济成员,可选择一个或多个进行解绑,绑定时间未满足三个月的成员无法解绑。

16.参考案例(可结合本地具体规定举例说明):

案例1:

参保人李某,在职职工,36岁,月工资4600元,患病在二级医疗机构发生合规医疗费用4000元。按原政策李某个人账户应配置1832元,用完后个人还需要支付现金2176元;按新政策个人账户应配置1104元,另外门诊统筹可支付2000元,合计可享受门诊医疗待遇3104元,个人只需支付现金896元。表面看李某个人账户少计入了729元,实际上他多享受了1280元。

案例2:

参保人张某,退休职工,年养老金6万元,患病在二级医疗机构发生合规医疗费用5000元。按原政策李某个人账户应配置2340元,用完后个人还需要支付现金2660元;按新政策个人账户应配置960元,另外门诊统筹可支付2400元,合计可享受门诊医疗待遇3360元,个人只需支付现金1640元。表面看张某个人账户少划入了1380元,实际上他多享受了1020元。